網站介紹
家長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家庭醫生。 為此,本網站可以幫助家長實現這個願望。
前言
開設本網站的初衷,是要達到一個很大的目的。
那就是「以減少児童急診醫療患者的人數」為目的。
所有家長都希望,「在孩子有病時,無論何時、無論在哪家醫院,都能享受到最好的診斷和治療」。 因此,可能有些人對我們提出的這個目的有所疑問。
但是,目前的小兒急診醫療正處在一個非常嚴峻的狀況中,非常期待能得到家長們的大力協助。
希望家長們在充分瞭解兒童急診醫療現狀的基礎上,認真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。
兒童急診醫療的現狀
- (1)夜間和休息日等醫院下班後前來就診的人數不斷增加
- 在少子化的大背景下,兒童的人數年年減少。 那麼,是不是到醫院看病的孩子數量也會相應減少呢? 其實未必如此。 如圖1所示,雖然嬰幼兒就診人數總體上變動幅度不大,但夜間和休息日等醫院下班後前來就診的人數卻在大幅度增加(圖2)。
- 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,與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的大背景有很大關系。很久以前,家長們養育孩子時,總能得到一些過來人的指點,而且一個母親生育兩三個甚至更多孩子的現象很普遍,自然就會積累較為豐富的育兒經驗。 當孩子出現異常症狀時,在家裡就能做出適當判斷。事實上,小兒急診的就診者的9成以上是輕微患者,其中很多是不需要到醫療機構就診的。如果是過去,向身邊的過來人請教一下,完全可以在家觀察並做適當處理。另外,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,出外工作的家長人數也在增加。 白天要去上班,無法帶孩子到門診就醫,只有晚上回到家再帶孩子去看兒童急診。 這也是醫院下班後兒童急診醫療患者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。
- (2)小兒科的減少
- 維持一家醫院需要有良好的經營。 而在目前的診療報酬制度下,小兒科的收益狀況不佳,甚至成為導致醫院經營狀況惡化的原因。 於是,有不少醫院乾脆取消了小兒科。
- (3)小兒科醫生梯隊人數的減少
- 在醫生整體數量沒有減少的情況下,小兒科醫生數量卻越來越少。 究其原因,是畢業于醫學專業並通過國家考試後走向醫生崗位的年輕人中,希望成為小兒科醫生的人數較少。 另一方面,現役的小兒科醫生年齡越來越大,必將使維持一定數量醫生問題雪上加霜。
- (4)小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
- 與上面(3)的問題相關聯,由於小兒科醫生數量不足,導致每個醫生的工作強度增加。 圖3是醫院小兒科醫生一個月的工作時間資料。 從圖可以看出,20多歲年輕醫生每個月的加班時間中間值竟高達110小時(! ),30多歲約為80小時,40多歲約為70小時,超負荷工作的狀況一目了然。 可以想像,這麼長時間的加班,一定是除了白天正常上班外,還要加上經常性的夜間值班,第二天早上還要繼續工作。
- 不能得到充分休息,不得不帶著疲憊堅持工作。 對這樣的工作狀態,小兒科醫生們會作何感想呢? 根據大阪兒童急診醫療機構聯絡會議開展的問卷調查,醫生們在「對自己的體力和健康感到擔憂」、「夜晚值班後接著工作會對白天工作品質有不良影響」、「休息時間和假日減少了」、「擔心出現醫療事故」等方面普遍表現出憂慮。 更為深刻的問題,有7成的小兒科醫生感到「承受力已達極限」和「疲憊不堪」。 事實上,小兒科醫生中就已經出現了過勞死的案例。
醫療機構能做的事情和患者能做的事情
面對兒童急診醫療舉步維艱的狀況,作為緩解少子化問題的措施,國家推出了改善兒童醫療的政策並予以積極推進。 為落實該政策,日本小兒科學會成立了「日本小兒科學會小兒醫療改革・急診專案組」並積極開展活動。 比如,提出了成立「地區小兒科中心」的方案,以緩解(2)的問題;決定建立旨在培養年輕小兒科醫生的教育培訓體制,以解決上面(3)的問題;開始著手改善醫生的工作環境,以解決(4)的問題,等等。 但遺憾的是,這些措施涉及到社會結構的調整,不可能指望一朝一夕得以實現。
因此,我們殷切期望帶孩子就診的家長們能夠立刻行動起來,作出自己的努力。 為解決(1)的問題,我們呼籲家長們多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,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。
與孩子長時間共處的家人,必然會比醫生更瞭解孩子。 根據孩子成長過程中積累的資訊,及時發現孩子身體的微小異常,再配合孩子以前出現的狀況,多數情況下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。 比如,「雖然有點發燒,但孩子精神狀態不錯,所以明天再到門診就醫吧」、「孩子的情況與往常不同,必須馬上到醫院」這樣的判斷。 要樹立靠家人自己的力量保護孩子的意識。 如果無法自己做出決定,就請到本網站獲得必要的資訊和建議。 根據孩子的各種症狀,是立刻到醫院就醫,還是暫且在家觀察,本網站會幫你作出判斷。
解決好(1)的問題對緩解(4)的問題有直接幫助。 減少不必要的兒童急診就診次數,自然會減輕小兒科醫生的負擔,也會間接減少醫療事故發生的幾率。
當然,如果確實需要醫生的幫助,還是要毫不猶豫地帶孩子上醫院。 為了孩子疾病的治療,為了消除家人們的擔心,每個醫生都會全力以赴。